异构求同探教学 具象建模启思维

发布时间: 2025/6/3 18:49:13 201次浏览 作者: 尚文静

异构求同探教学 具象建模启思维

2025527日,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聚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(少)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》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同课异构”教学研讨活动。两位教师立足同一课题,依据学生学情差异,精心设计教学方案,凭借实物操作与动态演示,打造出充满趣味与具象化的数学课堂,为低年级数学难题教学提供了新思路。

三年级的陈霞老师以“六一儿童节”为情境导入,展示12个黄气球与5个红气球的图片,引导学生提问,鼓励学生表达,并拓展思路,深入提问,学生用圆片摆一摆,通过“一一对应”法直观感受数量差异。引导学生将多余部分圈出,明确两个问题的内涵实际是相同的,可以相互转化。将抽象数量关系具象化,学生在操作中深刻理解了算理。

d723959ae34590b968e223a7a599b127_720

三年级的孙灏语老师从无序的红苹果和绿苹果引入,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排列建立“一一对应”模型,借助几何直观,理解两种不同数量的相差关系,教师注重学生的反馈,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,让学生亲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,体现了“做中学”的教学理念。

eb961517493de70aff83b396e73093e8_720

课后研讨中,教研员周善伟老师指出,一年级学生需经历“具象操作—图形表征—符号运算”三阶段认知发展。两位教师的课例虽路径不同:陈霞老师侧重生活情境—实物操作的具象化引导,孙灏语老师强调“几何直观—符号迁移”的思维进阶,但均紧扣核心目标。建议教师根据学情灵活选择策略:对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可延长实物操作阶段,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时引入数学语言表达。

4ceb8287bc7aa7e08f1f18804fe14b23_720

此次“同课异构”教学研讨活动,为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的数学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、相互交流的平台。教师们在活动中收获颇丰,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,还提升了教学能力。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,教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,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优质、高效的数学课堂。

 

站点统计:   文章总数: 1153   昨日访问:3743  今日访问:812  访问总数: 1107822

   
管理登录

CopyRight ©版权所有: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

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

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芳园西路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