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展翅,童笔生花,点亮童心奇妙世界
发布时间: 2025/6/4 18:14:13 201次浏览 作者: 庄一鸣
想象展翅,童笔生花,点亮童心奇妙世界
2025年6月3日,芳小语文组在录播教室开展教研组活动。潘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习作课《这样想象真奇妙》与胡老师带来的二年级《小毛虫》教学,如初夏校园中悄然绽放的双生花,为孩子们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,在语文课堂的广阔天地里尽情翱翔。
潘老师以“逆向思维”为密钥,精心设计了一趟打破常规的想象之旅。课堂伊始,她引导学生大胆颠覆认知:“如果母鸡能在云端飞翔,蚂蚁能力拔千钧,老鹰却畏惧低处,世界将会何等奇妙?”这一问,瞬间点燃思维火花。学生们兴致盎然,纷纷为动物们“重塑”非凡特质,课堂化作灵感迸发的工坊。当一位学生自信分享他笔下那只能与星星对话的“深海发光鱼”的求职奇遇时,全班掌声雷动——想象力的边界在此刻无限延展。
胡老师在二年级课堂上,则巧妙引领孩子们走进了小毛虫化茧成蝶的生命诗篇。她的课堂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“读、演、写”三重奏:学生深情朗读,感悟文字韵律;化身小毛虫,用稚嫩却真诚的表演体会它笨拙前行中的坚韧与期待;最后,胡老师聚焦小毛虫“编织茧屋”这一富含象征意味的行为,抛出开放性问题:“如果你是小毛虫,在静静等待时,心中会编织怎样的梦想?”孩子们纷纷提笔,将内心的憧憬与哲思倾注笔端——“我在茧里梦见自己变成了彩虹蝴蝶,翅膀上画着春天的故事”、“小小的茧屋,是我为自己建造的,藏着整个星空的愿望城堡”。一句句充满灵性的表达,让抽象的情感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字珍珠。
两节精彩课堂,虽学段不同、风格各异,却共同奏响了语文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强音。潘老师的习作课,以“逆向”激活想象,用“支架”规范表达,在趣味任务中悄然提升构思与行文能力;胡老师的阅读课,则融理解、体验与创造于一体,引导低年级学生于深度共情中自然生长出表达的嫩芽。它们生动诠释了新课标精神——语文学习是心灵的对话,更是思维与创造的双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