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诗歌遇见春天:儿童导学课在努力生长

发布时间: 2025/3/19 8:07:36 83次浏览 作者: 无

当诗歌遇见春天:儿童导学课在努力生长

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基于前期进行的“小学生课堂主导性学习调研问卷分析”,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式,努力完善课堂结构,于3月18日下午,开展了儿童导学课展示活动 。

本次展示活动两节课,均由张国祥主任执教。她分别采用了常规语文教学和儿童导学课形式执教四年级下册《绿》一课。一个人同课异构,对比之下,让老师们更直观感受儿童导学课的呈现方式,以及儿童导学课堂与常规教学的效果不同,进一步探索构建儿童导学课的样态。

常规课:扎实解读,品味语言之美

在常规课的教学中,张国祥主任以扎实的语言训练和文本解读为主线,带领学生深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。她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带入绿色的大自然情境中。接着,她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歌,结合图片理解自然界不同的绿,墨水瓶倒翻的绿、阳光下的绿、风中的绿、雨中的绿……在老师的引导下,学生们通过朗读、讨论、批注等方式,深入理解了诗歌的语言特点。最后,张主任布置了作业单任务,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知识,强化了学习效果。

83cf86d7b8a7a173f41f14aa69e48d27

儿童导学课:趣味互动,激发学习热情

在儿童导学课的展示中,张主任以导学单为主线,将预习、探究、拓展等环节有机结合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。课堂一开始,张主任让学生自读诗歌,完成“导学地图一”,通过学生互批、个人展示等形式巩固了本课的生字词。接着,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,完成“导学地图二”,以“请听我读第( )节,我仿佛看到:……”的样式逐节分析诗歌,完成探究任务。学生们边读边说,老师适时点拨,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,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。在课堂的最后环节,张主任布置了当堂练习,有讲有练,孩子们学有所获,兴趣盎然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1132458

微信图片_20250321132629

微信图片_20250321132616

63B01C9AC832AC878D224F0735CB17EC

本次教学活动,展现了语文常规课与儿童导学课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特点。常规课注重扎实的语言训练和文本解读,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内涵;儿童导学课则以学生为中心,通过趣味活动和互动游戏,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。儿童导学课的趣味互动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关注了各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,并且帮助他们建构合作团队,有序有效互动,在大自然“绿”的诗意中表现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成长、积极合作、努力展现的勃勃生机。

04C7E6D5568C66026E9319F1010EA998

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,芳园西路小学的教师们将继续坚持“儿童导学”的理念,探索课堂新样态,改革教学方式,促进学生素养发展。

 

站点统计:   文章总数: 1105   昨日访问:568  今日访问:641  访问总数: 903353

   
管理登录

CopyRight ©版权所有: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

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

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芳园西路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