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语”时俱进守初心,“研”无止境向未来
发布时间: 2024/12/11 18:40:11 311次浏览 作者: 陈晴
“语”时俱进守初心,“研”无止境向未来
——江宁区第十五周语文教研“发现汉字”项目研究性展示活动
冬日共研,催开一树梅香;追梦语文,沉醉一路芬芳。
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智慧,打造高效语文课堂,促进语文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学习,2024年12月11日,江宁区第十五周语文教研——“发现汉字”项目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在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举行。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、江宁区语文骨干教师、江宁区各小学语文教师代表、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校长苏飞及全校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。
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庄一鸣老师的展示课例《比尾巴》为活动拉开了序幕。庄老师通过引读、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。通过字源讲解、动作演示、结合生活情境等多种方法进行识字。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,加深了学生的理解,也实现了语用互动。她饱满的激情、耐心亲切地评价和引导,使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,沉浸在文本中,积极深入地参与学习。
第二节是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李思思老师执教的《手术台就是阵地》一课。李老师通过图片、视频、故事讲述等形式再现文本情境,学生不由自主进入学习当中。李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、有层次地引读,关键字词的精心呈现和点悟,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、阵地的危险,体会到了人物形象的伟大。沉浸在课堂上,学生且读且思,领悟着语言文字背后的深意。
第三节是南京市空港小学李小欣老师执教的《古人谈读书》一课。李老师利用学评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。学生自评、同伴互评、老师评价,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。学生在朗朗书声中,感受古文之美;在轻松交流中,悟得读书之道。李老师借助学评单的支架让学生把“发现汉字”的趣味在课堂上直观外现,深刻领略古人的读书智慧,达到知行合一。
第四节是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吴敏老师执教的三年级《司马光》一课。吴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,感受文本特点,体会智慧之美和民族文化之美。她重视关键字词的学习,汉字学习环节设计精巧细致。学生在“发现汉字”的过程中,读懂了文意、读好了文本、感受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。她语言亲切、充满热情,吸引着学生在文本中不断深入前行。学生学习氛围浓厚,发言积极,朗读精彩,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。
课例展示后是教学沙龙《在语文教学中发现汉字》,由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张国祥老师主持,江宁区教研室周爱华老师引领四位执教老师进行交流。座谈教师结合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、如何把汉字学习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、如何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、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汉字的身影”几个话题,结合自己的课例展开了交谈,分享了很多有价值的实践方法和案例。
最后,周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,也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指导——要重视课堂朗读指导:教师范读要生动,要把问融在里面去读;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汉字教学取舍,字词学习要结合文本语境,字源学习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;重视随堂练习,保证充分的读写时间……
本次教研活动对“发现汉字”项目进行了深度研讨,实现了区域间语文教学的深度合作与交流,达成了共享、共研、共长的美丽愿景。
相信,在今后的教学中,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,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。“发现汉字,学习汉字,钻研汉字”是每一个语文人执着的追求。不仅是现在,还是在未来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