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访抗日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

发布时间: 2024/1/16 10:03:05 224次浏览 作者: 校管理员

寻访抗日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

——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一(4)中队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寻访活动

走进历史-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4954

   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记忆,就有什么样的性格。发生在20世纪中华大地上的抗日战争,是一场文明与野蛮、进步与落后、和平与战争的大较量。中国人民在长达5083个日日夜夜的抗争中,最终以伤亡军民3500万,财产损失6000亿美金(以1937年比值计算)的惨痛代价赢得胜利。毛主席指出“中国的抗战是百年来未有的,它的性质是革命的”。抗战胜利,民族重光。

      2024114日 一(4)中队来到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,开启了“寻访抗日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”的红色研学之旅,聆听革命烈士的故事,目睹一件件抗战文物,追忆那段抗击日寇的沉重历史。

 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,是江苏省第一座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民间专题博物馆。目前馆藏文物6100余件,图书4万余册,包括有关南京抗战和大屠杀的文史资料、历史照片、实物藏品,各种抗战徽章、侵华日军的作战地图、中正剑,以及终生致力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华裔女作家、历史学家张纯如采访幸存者的影像资料和书籍等珍贵历史遗迹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5003

与革命先烈跨时空对话

   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“南京保卫战”主题馆前言处,全体一(四)中队的队员们跟着讲解员慷慨激昂地诵读了抗战精神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5019
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

视死如归,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

不畏强暴,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

 百折不挠,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。”

   接着队员们跟随着讲解老师的步伐走进展馆瞻仰抗战期间实物遗存,认真聆听每一张图片,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烽火狼烟的岁月,队员们通过触摸民间历史的记忆,无不动容。一件件陈旧的文物讲述着一桩桩惊心的往事, 一本本血泪的历史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诉说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国百姓带来的悲壮凄凉,让队员们更深刻更真实的理解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意义。

   当队员们来到一面密密麻麻写着姓名的大理石墙前,讲解员老师告诉大家这面墙壁上铭刻了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2352位将士名单,而实际上在此战中有5万多名中国军人倒在了日寇的武器之下,他们都是抗日烈士,民族英雄,值得每一位中国人永远怀念,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面对着墙壁全体默哀3分钟,致敬英雄!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5226

这是德国M35钢盔,也是目前为止展馆中保存最完整的钢盔,队员们纷纷带上感受那份沉重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5344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5026

    这是一张泛黄的报纸,陈列在博物馆中,看着上面百人斩的字迹队员们驻足许久,战争结束后的百年间,日本一直企图掩盖他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,可是历史的真相不可磨灭,他们的欢呼是我们的惨死,他们的神气是我们的痛苦,他们唱的欢歌却是我们的哀曲

640

  讲解员老师用提问互动的方式让队员们加深印象,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被提问的精彩回答吧

  讲解员老师: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当时日本可以以少敌多来侵略中国吗?

  宋思佳:因为日本当时的武器比我们先进

  讲解员老师:那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,大家觉得是为什么呀?

  金佑羲: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不屈的信念

  讲解员老师:大家知道当时日本的权利最高的是天皇还是司令官,还是首相?

  宋思佳:是天皇

  讲解员老师:小朋友们知道这张照片上南京城挂上了日本的国旗意味着什么吗?

  满星辰:意味着南京被日本占领了

  讲解员老师:你们知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,有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?

  杨芯悦:有

  讲解员老师:你们知道当时日军在南京屠杀了多少中国同胞吗?

  易秋晨:老师我知道,30万同胞

  讲解员老师:抗战胜利一共牺牲了全中国3500万同胞,而当时全中国的人口也仅仅只有4亿,也就是说八年抗战日本屠杀了中国十分之一的人口。队员们听到这时都沉默了,多么震撼人心的数字,传递着岁月的血雨腥风,印证了战争的残酷无情

  最后讲解员老师指着抗日胜利的报纸:大家看,这张报纸上抗战胜利这个标题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字?

  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:庆祝抗日战争取得胜利

  讲解员老师补充道:这份大公报是记录日军投降,抗战胜利的新闻实报,战争胜利,人们喜笑颜开,这样的喜悦之情,也对应了诗中首联:“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5145303

   参观完展厅后,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独自完成了红军背包的制作,这一个个小军包代表了抗战途中的坚韧和毅力,体现了革命先烈伟大的抗战精神,也时刻提醒队员们要铭记历史,缅怀先辈,并将这份精神代代相传。

   历史,从不曾被遗忘。我们回顾历史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和痛苦,而是透过可歌可泣的故事提醒我们铭记昨天的惨痛经历,激励我们迈好今天的铿锵步履,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,汲取前进的磅礴力量,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。

 

站点统计:   文章总数: 1105   昨日访问:568  今日访问:192  访问总数: 902904

   
管理登录

CopyRight ©版权所有: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

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

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芳园西路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