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2023年教师校本研修计划
发布时间: 2023/2/15 14:29:18 443次浏览 作者: 张国祥
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2023年教师校本研修计划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,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立足新发展阶段,秉持新发展理念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眼教师队伍长远发展,扎实推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,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,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师德素养和师能水平,努力建设一支“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”的高素质教师队伍,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、实现江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“智慧南京”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二、研修目标
1.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,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,使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、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、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。
2.提升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。
(1)教学能力娴熟,能完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,效果良好。
(2)有一定的教研能力。立足教学实际,基于目标教学进行完善教学策略,有效、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。积极探索“以目标为主体的质量提升体系”。
(3)有一定科研能力。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,结合网络主题培训和校级培训,认真研读2022版新课程标准,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。备课中,努力尝试做好核心素养引领下的“四级目标四落实”;教学中,积极关注“学习认知路径的有效达成”。立足教研组团队,在教学实践中开展“教学目标下的学习路径设计与反思”活动,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、乃至高效达成,促进自我教育教研能力的提升。结合教育实践,认真撰写教学论文、随笔,踊跃参加各项论文比赛和投稿活动。
(4)学习教育教学新技术。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,根据区电教中心部署,学校安排,开展相应的培训研修活动,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信息化能力。
(5)提升班主任育德能力。结合我校评比规则,认真引导、督促、考核学生日常工作,把教学同育人相结合,以育德树人为指向,顺利、有效开展学生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。
(6)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。有主人翁责任感,从自己做起,引领学生做好安全教育。
3.完成区教育部门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,扎实开展学习,真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。
项 目 | 内容或主题 | 形式 | 对象 | 负责人 | 月份 |
师德师风 | 师德培训 | 座谈、讲座 | 全体教师 | 虞天佼 | 2 |
教育科研 | 专业视角下的课题研究 | 讲座观摩交流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2 |
班主任培训 | 班主任工作管理 | 座谈、讲座 | 班主任 | 汪夕峰 | 2 |
教育科研 | 目标教学课题研讨 | 座谈、讲座 | 语文教师 | 张国祥 | 3 |
教育教学 | 教师专业觉醒与课堂教学改革 | 讲座观摩交流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3 |
信息技术培训 |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| 讲座 | 全体教师 | 汪夕峰 | 3 |
安全教育 | 安全工作培训 | 座谈、讲座 | 全体教师 | 吴宁 | 4 |
读书活动 | 读书交流 | 座谈交流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4 |
教育教学 | 课堂教学改革研讨 | 讲座观摩交流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4 |
教育科研 | 目标教学课题研讨 | 座谈交流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5 |
专业学习 | 教育理论培训 | 讲座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5 |
技能培训 | 即兴演讲 | 交流分享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5 |
教育科研 | 目标教学课题研讨 | 课例观摩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6 |
教育教学 | 新教师展示课 | 课例研讨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6 |
师德培训 | 师德师风学习 | 座谈、讲座 | 全体教师 | 虞天佼 | 9 |
教育教学 | 校级优青引领课 | 观摩研讨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9 |
专业学习 | 教育理论培训 | 讲座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9 |
班主任培训 | 班主任工作论坛 | 交流分享 | 青年教师 | 汪夕峰 | 10 |
教育教学 |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| 观摩研讨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10 |
教科研培训 | 课题培训活动 | 讲座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10 |
课程培训 | 目标教学课例展示 | 观摩研讨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11 |
信息技术培训 | 如何制作微课 | 交流分享 | 青年教师 | 汪夕峰 | 11 |
教育教学 |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| 观摩交流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11 |
专业学习 | 教育理论培训 | 讲座 | 青年教师 | 张国祥 | 12 |
专业培训 | 教师礼仪学习 | 讲座 | 全体教师 | 张国祥 | 12 |
|
|
|
|
|
|
南京市芳园西路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量化考核方案
一、师德师风评议(10分)
二、参加教育专业培训(20分)
1.参加学校每次培训活动。(10分)
2.完成每次培训作业,积极展示专业学习成果(10分)
三、进行学科课例研讨(20分)
1.每学期做展示研讨课一次以上(含一次)(10分)
2.及时上交课例研讨反思、教案、课件等经验材料。(10分)
四、读书与成长分享(20分)
1.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,并积极做笔记或分享交流。(10分)
2.在校级论坛中进行演说、朗诵、交流分享一次以上(含一次)(5分),参加专业技能比赛每次计5分。
五、网络研修和信息化教育学习(10分)
1.完成网络研修和教育信息化培训学习(5分)
2.完成教育信息化培训作业(5分)
六、教育教学研究(20分)
1.参加各级论文评比活动,每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计5分。
2.积极进行课题研究,参与一项课题计10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