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减”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质量专题培训
发布时间: 2021/10/26 9:38:34 410次浏览 作者: 查玉鹏
“双减”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质量专题培训
2021年7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。“双减”工作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从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,克服功利化、短视化教育行为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发展素质教育,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的重大决策。
为落实“双减”工作,10.25日,我校开展了主题为:“双减”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质量的全员培训。会议上,苏校长提出要落实“双减”工作,首先要解决家长在教育理念上的误区,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。对于学校而言,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,分别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、学生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质量的保障。为此,我校教师要从备课开始,努力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,即:提高质量,将“双减”工作落实、落细、落好。
随后,青年教师发展班张国祥主任从改变备课理念、内容和方法、如何将时间、空间还给学生和如何分配新知识和教学的时间进行了具体阐述。备好课是实现课堂提质的前提条件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,努力改进教法、学法,把时间、空间还给学生,让学生在自主参与、自主探究的直接体验中获取知识。以往的教学中,教师总是着急,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,因此,替孩子说话、替孩子解题的现象很多,孩子学习的自主性,以及思维、表达的能力很难提升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,改进教法学法,真正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。尽管,如何分配新知识的学习和练习的时间,因学科因课而异。但是,及时、有效的课内训练不仅可以及时检验、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、掌握情况,而且可以让教师第一时间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,以便及时采取措施。因此,课内训练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。
苏飞校长和张国祥主任的发言让我校教师收获颇多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让“双减”工作切实得到落实,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还要不懈努力!